人工智能信息网

首页 > 业界 >

5G商用三年:圈内火,圈外冷

5G商用三年:圈内火,圈外冷

5G圈子内外冰火两重天。

ldquo街上贴满了2022世界5G大会的宣传标语,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在意。感觉5G资费还是太贵了,除了网速变快了,生活中没有太多感觉。rdquo一位哈尔滨出租车司机告诉DoNews。

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小哥也告诉DoNews,虽然他在哈尔滨,整天接单,但是并没有关注任何关于5G的信息。ldquo这不应该是中国的5G大会吗?我比较关注车展。rdquo这位兄弟调侃道。

无独有偶,就在2022世界5G大会开幕前一天,北航软件学院创始院长孙伟在演讲中炮轰运营商:ldquo运营商的5G应用定义为在4G下不能流畅应用,必须在5G下操作。这种应用目前是不存在的,4G下都可以应用。同时,运营商靠人为降低4G速率和带宽,强迫用户购买和升级5G服务,对运营商来说也不是正道。rdquo

此番言论引发业内热议。

一方面,目前5G的商用,无论是在To C市场还是To B市场,很多地方都还不尽如人意,相当一部分用户和企业对5G持谨慎态度。例如,部分用户反映在人员密集场所,运营商在周边部署应急通信保障车辆时,视频通话、网络视频等应用场景无法保证流畅,5G上下行速率体验不佳。

另一方面,尽管5G的发展有曲折、有插曲、有异议,但也应该看到,中国的5G建设在基站数量、连接数量,甚至to B的商用测试方面,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
中国5G发展走在前列

公开数据显示,全球已有超过200家运营商部署了5G商用网络,超过280家运营商正计划部署5G网络。预计到2023年,全球5G连接数将超过10亿。同时,预计2020年至2025年,5G手机的出货量将超过50亿部。
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《2022中国移动经济发展》的统计,2021年,中国5G基站总数占全球的60%以上,5G连接总数占全球5G连接的75%。

正如中国电信首席专家、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毕奇所说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5G部署国家,占全球5G部署的60%。与过去的部署节奏相比,5G商用进程和用户数量的增长正在加速。

ldquo2013年12月,4G牌照发放。三年后,中国电信用户数量达到1.2亿。2019年6月,5G牌照发放。三年后,中国电信拥有2.3亿用户。显然,5G套餐用户增长创历史新高。rdquo比奇说。

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也表示,5G商用三年以来,国内家庭平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翻了三倍,国内9亿短视频用户每日短视频时长达到1.5小时。仅今年上半年,国内移动网络流量同比增长20.2%。

ldquo一个月的5G套餐比订一份午餐外卖还便宜。rdquo

8月16日,三大运营商2022年上半年业绩全部公布。财报显示,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。其中,中国移动营收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最大,分别增长12.0%和18.9%。中国联通分别增长7.4%和18.7%。中国电信分别增长10.4%和3.1%。

其中,5G套餐用户数方面,中国移动5G套餐5.11亿,中国电信2.32亿,中国联通1.85亿,合计9.28亿。5G套餐用户数量持续渗透,推动了ARPU的增长。

2022年上半年,中国移动ARPU 52.3元,中国联通ARPU 44.4元,中国电信46元去年同期52.2元,44.4元,45.7元,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。

在5G投资方面,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投资587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502亿元增长16.9%,共开通100万个5G基站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建4G和5G基站,共享5G基站18万个,在用5G基站87万个,新建4G基站21万个。双方已节省投资2400亿元。

在5G To B领域,运营商和设备商率先组建行业军团。

中国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继平表示,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运营商组建行业军团,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行业规则、标准和需求,让懂行业的人来解决场景落地问题。各军团将加强合作,共同推进产业链上的优势和专业化新企业。

Ldquo在今年的世界5G大会上宣布;5G rdquo十大应用案例;,包括煤矿、医疗、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的5G落地应用。比如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移动、华为ldquo合作;智慧工厂rdquo5G专网建设覆盖中国40家工厂,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。

如江南造船厂与上海联通、华为合作千兆虚拟专网,孵化的5G全连接工厂应用实现大规模AGV调度、5G+AI钢板点蚀检测。

RD高通中国区负责人徐伟表示,从目前全球5G商用网络部署,以及5G连接数量和出货量来看,毫无疑问,5G在技术和商业方面都非常成功。

但实际上,5G才刚刚开始。

据爱立信中国技术部副总经理张勇涛介绍,在全球范围内,5G建设才刚刚开始,尤其是在欧美,中韩走在前面。根据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数据,2025年中国将建设超过360万个基站,而今天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到一半。

此外,5G网络能力尚未全面铺开。

张勇涛说:ldquo除了5G网络的建设,如何用好5G网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就像修路一样,如何规划道路,如何运行各种车辆,如何管理,都需要逐步呈现。5G网络也是如此。5G网络的开放能力,包括排列、切片、智能AI操作、能力开放,都是机会。rdquo02。

5G商用成熟链条太长

哈尔滨运营商一位员工告诉DoNews,以东北地区为例,由于基站功耗等部署成本因素,在To C覆盖方面,优先考虑重点商圈和流量密集区域的覆盖,其他根据行业场景需求进行覆盖,即5G部署采用非连续覆盖。

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当一部分C端用户对5G信号的认知很弱。

C端应用方面,目前也比较匮乏。今年的世界5G大会可以看到,设备商、芯片商等。提到更多ldquo超宇宙rdquo以XR为例,华为展台展示了Metauniverse和VR眼镜体验,而高通和爱立信则多次推广XR和全息通信。

中兴XR产品总经理周直言:ldquo我们认为元宇宙最初并不叫元宇宙,以前更多的叫VR和AR。rdquo

联想集团副总裁毛世杰指出,超宇宙产业面临两个问题。一是建设成本太高,任何一个元宇宙项目动辄几千万,所有行业的数字化成本太高;第二,好看的时候不好用。大部分元宇宙都是用来展示的,和生产环境没有很好的融合。

张勇涛认为XR是5G应用中最具爆发潜力的,但实际上XR涉及的链条很长。ldquo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,主要解决大带宽和低延迟的问题。另外,头显需要很大的计算能力,导致发热、重量、续航等一系列问题。其次,眩晕与带宽和时延密切相关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链条上很多人的共同努力。rdquo

5G转B方面,也面临链条长,场景落地周期长的问题。

大庆油田一位员工告诉DoNews,实际企业在做5G智能化改造时,考虑到目前5G模块价格昂贵,数据采集等一些场景并不需要5G网络,所以企业通常采用包括WiFi、4G、5G等各种网络技术。

该员工强调:ldquo5G网络的低时延宣传可以达到1ms,实际只能达到10ms,因为整个网络需要适配芯片,涉及的产业链很长。rdquo

前述运营商员工也非常赞同,ldquo虽然运营商也针对不同行业组建军团,但过去都是将不同地区的To B能力进行整合集结。但目前企业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案,运营商更多扮演的是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角色。同时,每个运营商都会支持自己频段的芯片模块,导致整个产业链更加碎片化,成熟度更慢。rdquo

受限于ldquo样品室rdquoTo ldquo商品房rdquo推进过程缓慢,5G网络如何演进,反而5G-A和6G备受关注。

5G-A和6G能改变什么?

5G-A是5G高级。作为5G的演进版本,5G-A涉及的场景除了eMBB、URLLC(低时延高可靠)、mMTC(大规模机器通信)之外,还包括UCBC(上行超宽带)、RTBC(宽带实时交互)、HCS(通信感知融合)。

换句话说,5G经历了三个发布版本,分别是R15、R16和R17。为解决高速率、高可靠性、低延迟和大规模互联的问题,5G-A、R18、R19和R20涉及的三个发布版本进一步提高了网络上下行速率、毫秒级延迟、感知、高精度定位和IOT能力等。

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、6G首席科学家王军总结道,4G面向人,5G正在从人向万物互联过渡,让社会自动化成为可能。

在谈到目前5G到5G-A的升级和投资时,张勇涛告诉DoNews,5G-A升级的主流做法是在现有基站上升级软件功能,运营商的部署节奏和策略取决于自身的投资金额和优先级别。

相对于5G-A技术路线演进的确定性,6G还在探索中。

爱立信认为,6G还处于应用场景的探索阶段。应用场景探索出来之后,技术才能实现,最终技术落到实际标准,这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

事实上,6G技术的演进有很多路径和研究方向。高通中国研发负责人徐伟提出,一个是AI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;另一个是融合世界和元宇宙中的VR/XR如何被5G和6G赋能。此外还有频谱扩展和共享,即从6G以下的频谱到毫米波的频谱,甚至到更高频段的广域覆盖。

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表示,标准对于6G的全球竞争至关重要。目前6G还处于前沿技术的研究阶段。与5G相比,6G需要进一步解决广域覆盖和局部覆盖的问题。广域覆盖需要依靠星地融合移动通信,局部覆盖需要接入以用户为中心的6G架构,这将是6G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
王军认为,全球统一标准是6G的必由之路,也是整个行业的方向。未来十年,基于机器学习的AI将快速发展,将有可能把物理世界复制到数字世界。5G连接万物,6G连接万物,就像一个充满通讯网络的神经系统。

王军6G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网络化机器学习与互联AI、感知、定位与成像、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通信、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、全功能工业4.0及其演进、移动服务全球覆盖等。6G的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原生智能、星地融合、原生可信、碳中和、网络感知和极端连接。

而陈也对6G: ldquo提出了自己的期待;普适性、瞬时速度、高效节能、确定可靠、沉浸全息、智能包容、通感。rdquo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